选择搜索项

肉制品加工中常用哪些食品添加剂?

信息来源:食品工业科技     发布日期:2019-07-13 14:09:49    阅读:0

目前,市场上的中西式肉制品琳琅满目。美味肉制品的加工,离不开发色剂、着色剂、品质改良剂等食品添加剂的合理应用。下面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各种食品添加剂的特性、使用量及使用范围。


发色剂

在蔬菜、水、土壤甚至空气中都有硝酸钠的存在。硝酸盐最初是从未提纯的食盐中发现的,在腌肉中少量使用硝酸盐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亚硝酸钠是由硝酸钠生成,也用于腌肉生产。

1.硝酸盐

硝酸盐是无色结晶或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将硝酸盐添加到肉制品中,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最终生成一氧化氮,后者与肌红蛋白生成稳定的亚硝基肌红蛋白络合物,使肉制品呈现鲜红色,因此把硝酸盐称为发色剂。最大使用量:硝酸钠0.5克/千克。最大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肉类罐头不得超过0.05克/千克;肉制品不得超过0.03克/千克。

2.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是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亚硝酸钠除了可防止肉品腐败、提高保存性之外,还具有改善风味、稳定肉色的所以在腌制时将亚硝酸钠与硝酸钾混合使用,可缩短原料肉的腌制时间。亚硝酸盐用量要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07)中对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使用量规定使用范围是,肉类罐头、肉制品的最大使用量:亚硝酸钠0.15克/千克。最大残留量(以亚硝酸钠计):肉类罐头不得超过0.05克/千克;肉制品不得超过0.03克/千克。


发色助剂

发色助剂主要是抗坏血酸钠、异抗坏血酸钠。在肉的腌制中使用抗坏血酸钠和异抗坏血酸钠,主要有以下几个目的。

1.抗坏血酸盐和异抗坏血酸盐可以将高铁肌红蛋白还原为亚铁肌红蛋白,因而加速了原料肉的腌制速度。

2.抗坏血酸盐和异抗坏血酸盐可以同亚硝酸发生化学反应,增加一氧化氮的形成,因此可加速一氧化氮肌红蛋白的形成。

3.多量的抗坏血酸盐能起到抗氧化剂的作用,因而能稳定腌肉的颜色和风味。

4.在一定条件下,抗坏血酸盐具有减少亚硝胺形成的作用。

抗坏血酸盐被广泛应用于肉制品腌制中,以起到加速腌制和助呈色的作用,而更重要的作用是减少亚硝胺的形成。目前,许多腌肉都将亚硝酸盐和抗坏血酸盐结合使用。


着色剂

着色剂又称色素,可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两大类。我国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有红曲米、姜黄素、虫胶色素、红花黄色素、叶绿素铜钠盐、β-胡萝卜素、红辣椒红素、甜菜红和糖色等。实际用于肉制品生产中以红曲米最为普遍。食用合成色素是以煤焦油中分离出来的苯胺染料为原料而制成的,故又称煤焦油色素和苯胺色素,如胭脂红、柠檬黄等。相关部门规定,凡是肉类及其加工品都不能使用食用合成色素。


防腐剂

1.苯甲酸

苯甲酸亦称安息香酸,白色晶体,无臭,难溶于水,钠盐则易溶于水。苯甲酸及其钠盐在酸性条件下,对细菌和酵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抗菌谱较广,但对霉菌较差,可延缓霉菌生长,pH值呈中性时,防腐能力较差。这种苯甲酸及其钠盐进入人体后在肝脏中自行解毒,没有积累,适用于稍带酸性的制品。允许使用量为0.2克-1克/千克。

2.山梨酸

山梨酸及其钾、钠盐被认为是有效的霉菌抑制剂,对丝状菌、酵母、好气性菌有强大的抑制作用,能有效地控制肉类中常见的许多霉菌。由于山梨酸可在体内代谢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故对人体无害,其使用量不超过1克/千克。

3.乳酸链球菌素

乳酸链球菌素是从链球菌属的乳酸链球菌发酵产物中提取的一类多肽化合物,又称乳酸链球菌肽。它主要用于乳制品和某些罐头食品的防腐,还可用于鱼、肉类、酒精饮料等产品的保鲜。

4.溶菌酶

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和分泌物中,鸡蛋清中含量丰富,其含量占蛋清蛋白总量的3.4%-3.5%,是一种碱性蛋白酶,也是工业上生产溶菌酶的主要来源。溶菌酶作为一种无毒无害的蛋白质,还是一种安全性很高的杀菌剂。199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已经认定溶菌酶在食品中应用是安全的。

5.乙酸

1.5%的乙酸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在3%范围以内,因乙酸的抑菌作用,减缓了微生物的生长,避免了霉斑引起的肉色变黑变绿。当浓度超过3%时,对肉色有不良作用,这是由酸本身造成的。如采用3%乙酸加3%抗坏血酸处理时,由于抗坏血酸的护色作用,肉色可保持很好。

6.乳酸钠

乳酸钠的使用目前还很有限。美国农业部(USDA)规定最大使用量为4%。乳酸钠的防腐机理有两个:乳酸钠的添加可减低产品的水分活性;乳酸根离子对乳酸菌有抑制作用,从而阻止微生物的生长。目前,乳酸钠主要应用于禽肉的防腐。


品质改良剂

磷酸盐已普遍地应用于肉制品中,以改善肉的保水性能。国家规定可用于肉制品的磷酸盐有三种:焦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它可以增加肉的保水性能,改善成品的鲜嫩度和黏结性,并提高出品率。

1.焦磷酸钠

焦磷酸钠(1%水溶液pH值为10)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溶于水,水中溶解度为11%,因水温升高而增加溶解度。其能与金属离子配合,使肌肉蛋白质的网状结构被破坏,包含在结构中可与水结合的极性基团被释放出来,因而持水性提高。同时焦磷酸盐与三聚磷酸盐有解离肌动球蛋白的特殊作用,最大使用量不超过1克/千克。

2.三聚磷酸钠

三聚磷酸钠(1%水溶液pH值为9.5)为白色颗粒或粉末,易溶于水,有潮解性。在灌肠中使用,能让制成品形态完整、色泽美观、肉质柔嫩、切片性好。三聚磷酸钠在肠道不被吸收,至今尚未发现有不良副作用。最大使用量应控制在2克/千克以内。

3.六偏磷酸钠

六偏磷酸钠(1%水溶液pH值为6.4)为玻璃状无定形固体(片状、纤维状或粉末),无色或白色,易溶于水,有吸湿性。它的水溶液易与金属离子结合,有保水及促进蛋白质凝固的作用。最大使用量为1克/千克。

各种磷酸盐可以单独使用,也可把几种磷酸盐按不同比例组成复合磷酸盐使用。实践证明,使用复合磷酸盐比单独使用一种磷酸盐效果要好。在肉品加工中,使用量一般为肉重的0.1%-0.4%,用量过大会导致产品风味恶化,组织粗糙,呈色不良。焦磷酸盐溶解性较差,因此在配制腌液时要先将磷酸盐溶解后再加入其他腌制料。由于多聚磷酸盐对金属容器有一定的腐蚀作用,所以使用设备应选用不锈钢材料。此外,使用磷酸盐可能使腌制肉制品表面出现结晶,这是由焦磷酸钠形成的。


抗氧化剂

有油溶性抗氧化剂和水溶性抗氧化剂两大类,国外使用的有30种左右。

1.油溶性抗氧化剂

油溶性抗氧化剂能均匀地溶解分布在油脂中,对含油脂或脂肪的肉制品可以很好地发挥其抗氧化作用。油溶性抗氧化剂包括丁基羟基茴香醚、二丁基羟基甲苯和没食子酸丙酯,另外还有维生素E。

(1)丁基羟基茴香醚

又名丁基大茴香醚,简称BHA。其性状为白色或微黄色蜡样结晶性粉末,带有特异的酚类的臭气和有刺激性的气味。BHA除抗氧化作用外,还有很强的抗菌力,在直射光线长期照射下色泽会变深。

(2)二丁基羟基甲苯

又名2,6-二叔丁基对甲酚、3,5-二叔丁基-4-羟基甲苯,简称BHT。为白色结晶或结晶粉末,无味,无臭,不溶于水及甘油,可溶于各种有机溶剂和油脂,对热相当稳定,与金属离子反应不会着色,具有升华性,加热时可与水蒸气一起挥发。BHT的抗氧化作用较强,耐热性好,在普通烹调温度下影响不大,一般多与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并用,并以柠檬酸或其他有机酸为增效剂。

(3)没食子酸丙酯(PG)

PG系白色或淡黄色晶状粉末,无臭,微苦,易溶于乙醇、丙酮、乙醚,难溶于脂肪与水,对热稳定。

没食子酸丙酯对脂肪、奶油的抗氧化作用较BHA或BHT强,三者混合使用时效果更佳;若同时添加柠檬酸0.01%,既可做增效剂,又可避免金属着色。

(4)维生素E

维生素E系黄色至褐色几乎无臭的澄清黏稠液体,溶于乙醇而几乎不溶于水,可和丙酮、乙醚、氯仿、植物油任意混合,对热稳定。天然维生素E有α、β、γ等七种异构体。α-生育酚由食用植物油制得,是目前国际上大量生产的天然抗氧化剂。

2.水溶性抗氧化剂

应用于肉制品中的水溶性抗氧化剂主要包括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异抗坏血酸钠等。这4种水溶性抗氧化剂常用于防止肉中血色素的氧化褐变以及因氧化而降低肉制品的风味和质量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