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搜索项

“异物投诉”——食品企业可以化危为机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报     发布日期:2017-07-07 15:13:36    阅读:0

对任何食品企业来讲,异物投诉都让人头痛,但它同时也是验证管理体系能力的最重要的数据来源之一。一个产品从原料采购、来料验收、仓储、生产、物流、分销、零售,直至消费者投诉,完成了质量管理体系所涉及的几乎所有质量管理活动或程序,即管理体系闭环中的相关管理活动。如果一个产品生产出来只是在仓库没有卖出去,或没有被消费者消费,这个产品属于没有质量的产品,至少属于缺乏所有质量元素的产品。因为它没有验证产品分销、零售管理等活动,也没有完成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

《投诉是消费者送给我们的礼物》,1995年笔者在雀巢工作期间,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它背后的含义是:“当消费者投诉你的产品时,正是验证你质量管理体系某些过程控制的一次好机会。如果将投诉作为负激励目标,那这个机会很可能就会失去,而未来产品面临灭顶之灾的风险会越来越大。”那么,如何用异物投诉相关的数据来评价某些过程控制的管理能力呢?


1.为什么会有异物投诉

包括异物瑕疵在内的产品瑕疵伴随着产品生产而来,要清楚地正视这一点。彻底消除瑕疵的做法只有一个,就是关门大吉。食品生产操作离不开人,人体上的毛发、工作服上的线头,都有可能进入到食品中去;食品生产离不开设备,设备上的零部件、机器某些部分破损,都可能进入到食品中去;食品生产离不开原料,你可以保证自己生产过程中不出食品安全问题,但保证不了你的供应商没有问题;食品生产所处的环境,非常容易吸引老鼠、蟑螂、苍蝇、蚂蚁等,它们对食品的喜爱一点儿也不比人类差,因此它们以及它们的排泄物也很容易进入到食品中。


2.哪些异物属于物理危害

根据HACCP对危害的定义和分类原则,异物属于物理危害。但不是所有的异物都属于物理危害,比如头发、纤维、软塑料、虫子、苍蝇、油污等,它们对消费者不能造成伤害(这里是指生理伤害,心理伤害不属于食品安全管理范畴),或造成的伤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分析异物投诉时,还要将金属、玻璃、石头、木刺、硬塑料等这些属于物理危害的异物单独拿出来分析,而且要找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将确认的物理危害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程度。

什么是可接受程度?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比如金属异物管理,通常都用含磁性或非磁性的标准测试块来验证金属探测器,选择的大小与产品预期用途、产品尺寸、包装材料(如铝膜、金属罐)、包装机速度,尤其与消费者投诉所造成的结果有相关性。这也是为什么HACCP计划每年至少要验证一次,同时消费者投诉的数据分析,是控制措施有效性验证的重要数据来源。

有人说苍蝇应该算物理危害,依据是苍蝇可能带有致病菌。按照这个逻辑,致病菌应当属于生物危害,而不是物理危害。如果只是猜测苍蝇可能携带致病菌,而没有任何可以验证的方法和检测结果作为数据支持,这样的判断不符合HACCP对危害的定义。

在对投诉数据进行分析前,首先要按照安全性进行分类,如物理性危害、非物理性危害。重点控制对象是物理性危害,金属可以通过金属检测器或X光机来控制,玻璃、石头、硬塑料、木刺等,可以通过工厂卫生设计、PRP和OPRP等来控制。按照安全性分类,再用数据验证,物理性危害的控制就水到渠成了。


3.如何根据异物的来源验证异物控制过程的有效性

当发生异物污染时(可能是半成品,也可能是消费者投诉产品),需要对所造成的原因进行分析,经常使用的工具就是人、机、料、法、环(4M+1E,Man、Machine、Material、Method、Environment)(图3)。当出现消费者投诉时,应尽可能拿到产品,尤其是发生异物投诉的产品,主要是为了分析造成异物污染的原因。如果没有拿到样品,只是看到照片(除非非常清楚),或只是文字描述,建议不做分析。因为如果没有确凿的实物做分析,往往给出的结论和所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与事实相差甚远。这就需要消费部门的人员参与异物投诉的管理,尤其是一线消费人员要经过严格的培训,了解公司内部的投诉处理程序,同时还要掌握与消费者沟通的技巧。


4.如何选择投诉数据中的基准参数验证投诉管理的有效性

除个别消费者恶意将异物放入到产品中、意在获取不当投诉补偿之外,产品中含有异物,肯定是产品质量出了问题。而其他问题的投诉,往往是消费者对产品知识不了解,比如净重、颜色、形状、涨包等,其中有些并不属于质量问题,但消费者也可能投诉生产企业。因此,要认真对待每一起异物投诉,安抚消费者情绪还是次要的,主要是积累验证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数据。

异物投诉处理与投诉管理密切相关,它与销售、质量、生产、设备、采购、物流、客服、供应商等部门都有关系。一个小小的异物,可以验证所有人的工作。选择指标数据,可根据数据周期,如1月、1季度、1年、2年或3年等,周期越长,越可能看到变化的趋势。也可以用次数、百分比、移动平均值、产量与投诉次数之比和销量与投诉次数之比等。用次数表示处理投诉的工作量,不管投诉比例是否下降,如果投诉次数不下降,那工作量仍然没有减少。用百分比则是在统计如物理性危害异物所占比例,或异物投诉占总投诉的比例等。它可以验证异物控制能力,或物理性危害的异物控制能力。用移动平均值主要是排除淡旺季造成的数据偏差,它是用当月投诉次数比上过去12个月的销量(或产量),这样的数据所作出的曲线不会跳跃性太大,曲线也比较平滑。

有些企业用当月投诉量与当月的产量相比较,虽然比绝对次数合理一些,但当月的产品并不一定都能够销售出去,没有售出的产品怎么可以作为消费者投诉的分母呢?因此,以销量作为分母最为合理,如果能以品种的销量作为分母,就更合理了,但这对销售部门能够及时提供准确的销量数据提出了高要求。


5.如何根据不合格品管理验证异物投诉管理的有效性

稍微规范些的企业应该都有《不合格管理程序》,它也是异物管理的重要程序之一。不合格管理程序的对象是人、机、料、法、环,当发生不合格时,如果与异物相关的信息很少、但收到消费者异物投诉的数量很大,则基本上可以判断,生产环节对异物的管理处于失控状态。可以通过统计不合格报告中的异物问题的比例来获得数据,有些不合格并非异物已经造成了污染,而是有造成异物污染的可能,也应该进行统计(不一定是报告,记录也可以)。


6.如何从供应商对投诉的反馈验证异物管理的有效性

异物有可能来自原料或包装材料。国内目前的现状是,食品链上游B2B类企业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低于下游B2C的终端产品企业。当能够确定异物来自原料带入时,一定要将异物样本移交给供应商,同时要求供应商对所造成的原因提交分析报告和纠正预防措施。在定期的内部会议上(如质量月会、季会、年会等),由采购部门对供应商提交的报告进行分析,如重复出现的问题次数,重复出现的纠正预防措施次数,以此作为验证异物管理有效性的输入,同时向供应商提出新的目标。


7.如何评估管理层对异物管理持续改进的作用

既然异物管理是验证质量管理体系的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那么管理层是否意识到这一点并提出绩效管理目标,则是异物管理是否达到持续改进目标的最好验证。参加年度的管理评审会议、月度质量会议,当异物投诉开始呈上涨趋势时,提出策略、方针和目标,是最高管理者应尽的职责。目标确定之后,管理层在异物管理方面投入的资源,如资金、培训、咨询、设备改造等,也是数据收集的来源。

一些企业寄希望于通过负激励的方式降低异物投诉,只要有这样的策略和方针,基本上可以判断异物管理的方向是错误的。因为惩罚的副作用就是员工不会及时反馈真实信息,会集聚更大的风险。有些企业通过在异物管理方面采取正激励的方法,即当员工发现异物后给予一定金额的现金奖励,这样的策略也是错误的。质量文化好的企业,员工在发现问题时采取正确的做法是其基本素质,不需要额外奖励。况且有些时候很难判断异物来自何方,正激励的方式可能会激发人性恶的一面,如故意添加等。当在异物管理中采用负激励或正激励方式时,收集被惩罚的人数、金额或被奖励的人数或金额,用连续几年的数据进行比较,也可以验证出这样的策略是否有效。


8.异物管理的几个相关程序

消费者投诉管理程序

ISO9001标准中反复提到消费者满意,因为如果没有消费者满意,任何组织都难以维持,而投诉管理是消费者满意管理中的重要程序之一。投诉处理过程涉及公司的若干部门,如销售部、客服中心、公共关系部、生产部、设备部、质量部等,只要看一看在消费者投诉中各部门的表现,就可以看出这家公司的团队精神如何。许多公司销售部门的人总认为自己是负责卖东西的,消费者投诉与自己无关。其实销售人员离消费者最近,如果他们能够第一时间与消费者接触并拿到异物样品,就会给后面的原因分析、制订纠正预防措施提供重要的依据。另外,纠正预防措施的提出并不是基于态度,而是基于客观的分析,完成报告的时间固然重要,但不走过场更重要。前面提到关于分析供应商纠正预防措施报告的方式,也适用于验证自己。

在异物投诉中最关键的异物类别是物理性危害异物,如金属、玻璃、石头、木刺、硬塑料等,相关数据则是验证一家企业HACCP的策划、执行、验证和改进的能力。而投诉信息的完整性,如产品名称、生产日期、班次、时间,投诉日期、投诉发生地区、产品数量等,则是为验证质量绩效(质量目标)管理做数据准备的。

纠正措施管理程序

看一家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要看它“发现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俗话说,不能在同一个地点摔倒两次。怎样避免在同一个地点摔倒两次呢?拿出投诉报告和不合格报告,看看纠正措施是如何写的即可。具备一些管理经验的企业在做原因分析时,会从人、机、料、法、环这五个维度进行分析,如果在纠正预防报告中,人被作为纠正预防的主要原因,那就能找到这家企业一再栽倒在同一个问题上的原因。因为人是五个要素中最难管的一个,解决问题总是从最难的方向下手,而且每次又都回到起点,就能说明这家企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弱。

供应商管理程序

供应商管理与投诉管理,正好是质量管理体系的一头一尾。造成异物投诉的原因很多,与原料相关的就涉及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管理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平时不管不问,有问题了可问可不问。

第二阶段,以检查为主,一般是以质量部门为主,以采购部门为辅,拿着一张检查表到供应商现场,像模像样地进行审核,然后提出整改要求。这种审核没有太大的价值,反而给供应商造成很多麻烦,而且这些麻烦迟早会转嫁给自身。

第三阶段,以管理为主,特征是将供应商做价值关系管理分类,即战略型供应商、重要型供应商和交易型供应商。管理的重点在于重要型供应商,通过双方努力升级为战略型供应商。这个阶段,供应商管理的主角是采购部门,要与供应商共同制定3-5年中长期目标,帮助供应商在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上取得明显的改进。质量部门在这个阶段是配角,主要提供技术支持,包括为供应商提供培训、协助开展专项改进方案等。 

第四阶段,所有的供应商管理基于采购策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采购时不以价格为核心依据,而是以供应商关系类型、双方的中长期目标、合理的利润、支持能力和供应链布局等作为采购的依据。


9.数据、分类及分析

投诉信息

①.产品标签:产品名称、生产日期,可能包括生产时间(精确到秒)、工厂代码、生产线代码、班次代码等。

②.其他:投诉者姓名、购买地点(商店)、购买数量、单一产品投诉、批量产品投诉、联系方式、购买日期、投诉日期、问题描述、索赔诉求、是否获得了异物样品等。

绩效信息

①.年度目标:总投诉、异物投诉、危害类异物投诉、金属投诉

②.实际结果:与年度目标的差异性

③.时间成本:因处理投诉所涉及的部门和投入的时间(小时)

④.绩效分析:至少24个月的数据对比,包括每个月的同期对比

纠正预防措施(包括投诉和不合格品)

①.问题重复性:同样问题1年发生的比例

②.原因重复性:同样原因1年发生的比例

③.措施重复性:同样的措施1年发生的比例

供应商管理信息

①.绩效目标:年度目标、异物管理目标(危害类异物目标)

②.供应商审核:与异物管理相关要求的现场验证

③.纠正预防措施:根据客户投诉所提出的纠正预防有效性验证

④.设施设备改造:投入的资金额以及改进的效果验证

划重点

不同类型的产品,异物管理的难度差异很大。哪怕是白酒生产企业,每年也能收到关于异物的投诉。异物管理看似简单,但它极能考验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能力。它几乎覆盖了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活动,涉及包括人事、财务在内的几乎所有部门。企业总经理与一线操作工都对异物管理承担不同的责任。另外,跨部门小组、SPC工具、质量文化等,也是提高异物管理效率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组成SPC的三个英文词汇中,统计(Statistical)、过程(Process)、控制(Control),最重要的是统计(Statistical)——正确的收集和分析数据,才能保证科学、合理的验证过程和控制能力。

从质量控制的角度看,许多食品企业收集的数据并不少,只不过大部分数据没有成为过程验证能力的输入,而是变成了一堆数字。生产过程中会有许多记录,但“只是为了证明操作工做了还是没做,而不是为了做过程能力验证的”,这样的记录对提高管理效率的价值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