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搜索项

血糖的三种现象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报     发布日期:2017-11-20 12:14:10    阅读:0

打了胰岛素,吃了降糖药,就能睡个安稳觉,真的是这样吗?诚然,吃对药、吃对量和按时吃是控制血糖的重要前提,而“苏木杰现象”和“黎明现象”的相继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注射了胰岛素和吃了降糖药不等于可以睡安稳觉。血糖的“苏木杰现象”“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


血糖的“苏木杰现象”

苏木杰(Somogyi)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过量,可使晚间低血糖和次日餐前高血糖,症结在于口服过量降糖药和注射过量胰岛素致低血糖后,患者机体出于自我保护,可透过负反馈机制促使具有升高血糖作用的胰高糖素、生长激素和皮质醇等激素增加分泌,从而在患者入眠至早餐前的时段,反跳性拉高患者的血糖,并出现晨起时头痛、恶心等症状,哪怕早餐前加大胰岛素用量仍难以控制被拉高的血糖,常见于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


血糖的“黎明现象”

研究发现,部分糖尿病患者晚间血糖平稳且无低血糖,但凌晨3点—9点出现高血糖状态。研究表明这些患者睡眠中生长激素的分泌相对旺盛,因此增加了胰岛素分泌的需求,但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受损,胰岛素敏感性较低,睡眠中尤甚,以致肝葡萄糖生成增加和外周葡萄糖利用减少,成了孕育血糖“黎明现象”的主要土壤,临床呈乏力、饥饿、出汗和心悸等低血糖症状,但生成机理有别于空腹血糖升高,终究是多种激素不平衡分泌造成的结果,常见于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


血糖的“黄昏现象”

血糖的“黄昏现象”系指部分糖尿病患者傍晚时出现的高血糖现象。研究发现,与人的生长激素、肾上腺皮质素、儿茶酚皮质素、胰高糖素等升糖激素的节律性分泌息息相关,即在患者入眠后增加分泌和达到峰值,在每天傍晚时出现第二波高潮,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肥胖和胰岛素抵抗严重患者、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及糖尿病眼病手术后注射地塞米松的患者。

血糖的“苏木杰现象”“黎明现象”和“黄昏现象”均属可控现象,但若不加以重视,不仅会对糖尿病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显著影响,血糖波动还会加剧病情,继而并发心血管疾病、眼病和神经病变等。

(张峻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