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搜索项

拒绝游离糖的甜蜜诱惑

信息来源:中国食品报     发布日期:2017-11-27 09:18:46    阅读:0

糖是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和构成人体组织及其生命物质的重要成分,但糖摄入过量或糖代谢失衡,对人的健康更加有害。世界卫生组织(WHO)非传染性疾病预防司司长道格拉斯博士(Dr. Douglas Bettcher)指出,游离糖产品(包括糖果、蛋糕和含糖饮料等)的消费,是造成全球肥胖和糖尿病患者剧增的危害因素之一

游离糖是指由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单糖或双糖,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但不包括新鲜水果和蔬菜中的内源性糖。

随着生活元素的日益丰富,近几十年来全球居民膳食中糖的比重持续增加。国际食糖组织(International Sugar Organization)官方数据显示,1986-2006年全球人均食糖消费已从每日56g增加到65g。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对饮食实行财税政策和预防非传染性疾病》的报告也指出,全球膳食调查数据表明,含糖饮料和食品可能是游离糖最主要的来源。

美国2009-2010年的健康与营养调查却显示,美国青少年和成人含糖饮料摄入较1999-2000年分别下降了68卡路里/天和45卡路里/天。即便如此,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仍提示美国居民“从日常食物中摄入的游离糖仍处于高消费的水平”。数据显示,近30年来亚洲国家始终是含糖饮料消费增长最快地区,印度和中国的相对增长率分别高达16%和14%。可口可乐2012年年报披露的数据也表明,全球人均消费其饮料产品94份,其中墨西哥745份,中国39份。

世界肥胖联合会(伦敦)政策主任罗博斯坦博士(Dr.Tim Lobstein)和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副教授伊恩希尔博士(Dr.Ian Darnton-Hill)也表示,特别令人担忧的是,许多低收入和中等收入人群(包括富裕国家经济地位较低的少年儿童)对含糖饮料的喜好和消费仍在逐年上升,其中大部分位于亚洲和拉丁美洲。

含糖饮料盛行提升了游离糖在整体饮食结构中的能量密度,从表面上看总能量的摄入增加了,但最终导致更具营养价值的食物摄入减少,继而因营养不均衡,加剧了肥胖、超重及非传染性代谢综合症(如糖尿病)的风险。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马利克博士(Dr.Malik)及其团队的系统研究显示,成年人摄入含糖饮料与体重增加呈正比关系,每天多喝1份含糖饮料,每年可令体重增加0.12-0.22kg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对含糖饮料与2型糖尿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也表明,成年人每天增加1份含糖饮料可提升28%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

研究发现,含糖饮料不仅能迅速提振人的血糖负荷和胰岛素反应,诸如焦糖等成分,还能诱发或加剧胰岛素抵抗。世界卫生组织(WHO)营养促进健康与发展司司长布兰卡博士(Dr.Francesco Branca)指出,将游离糖的摄入量保持在总能量摄入的10%以下,就可以降低超重、肥胖和蛀牙的风险布兰卡博士呼吁各国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承诺与政策,应当重在就如何为支持这一举措而制订相应的政策。

世界卫生组织(WHO)2015年《对饮食实行财税政策和预防非传染性疾病》的报告也指出,如果实行财税政策,将含糖饮料零售价提高至少20%,游离糖的消费量就会显著减少。

除了国家政策之外,每一个人都基于自身的健康,主动拒绝游离糖的甜蜜诱惑,少喝含糖饮料(包括运动饮料、能量饮料和果汁饮料等),少吃蛋糕、饼干、冰淇淋、糖果和各种甜点,自觉选择水、脱脂牛奶、纯果汁和不含糖豆浆等,减少含糖饮料的日常食用,身体力行地拒绝游离糖的诱惑,就是远离肥胖和预防糖尿病的始于足下。

(张峻康  李丹)